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倡導發起,教育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共青團中央等共同主辦,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
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金獎爭奪賽于10月13日在浙江大學開賽,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膜分離技術團隊從全球五大洲124個國家和地區、4093所院校,共109萬支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勇奪金獎,王磊教授榮獲“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這也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首次在該項大賽的全國總決賽中斬獲金獎,創造了我校歷史最好成績,也是自從舉辦該賽事以來,陜西省屬高校首次獲得金獎。
GOLD AWARD PROJECT
金獎項目
鹽湖鹵水綠色提鋰技術領航者
項目名稱:鹽湖鹵水綠色提鋰技術領航者
項目成員:王雷磊、黃丹曦、辛俊偉、朱甲妮、王蕾、李陳、楊逸飛
指導教師:王磊、王旭東、呂永濤、孟曉榮
為加快科技成果的高校轉移和轉化,2017年5月,在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上由西安建筑科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陜西科控融通助業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西安高新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雁塔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和王磊膜分離技術研發團隊發起成立了陜西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2億元。
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孵化西安金藏膜環??萍加邢薰?、冷湖金藏膜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博碩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西安潤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冷湖博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其中冷湖金藏膜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鹽湖鹵水鋰資源提取和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銷售,主要客戶包括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商、數碼電池生產商等。
市場規模:近年來,動力鋰電池需求迅速增大,其原材料碳酸鋰需求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年需求量高達44萬噸,碳酸鋰產業呈現出千億級的市場規模。
商業模式:基于工藝研發的電池級碳酸鋰生產銷售。
核心技術:針對青海省高鎂鋰比(1300:1)、低鋰濃度(0.07g/L)鹵水棄液,開發了以“固相離子束縛+膜分離”為核心的高效、綠色、低成本提鋰技術。固相離子束縛技術用于鋰離子的富集,綜合性能達到傳統吸附劑的20倍;膜分離技術用于鎂鋰的深度分離。本工藝電池級碳酸鋰生產成本為2-3萬元/噸(同行4-7萬元/噸),具有很強的經濟和環保優勢。針對不適合建廠地區,提出了“航母式” 提鋰新模式,以搭載固相鋰離子束縛系統的吸附車完成鋰資源的移動式提取,與母港固定性無縫對接。
項目進展:年產3000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一期)建設完畢并投入生產;2020年底建成二期生產線,總產能達到10000噸/年。達產后可實現毛利潤5億元/年。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累計融資2億元。
公司規劃:三年內擴大產能至40000噸/年,銷售額達到32億元,毛利潤20億元。
公司愿景:打造行業龍頭,改變全球鋰資源供應鏈。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建林慰問參賽師生代表
我校副校長黃廷林慰問參賽師生代表
我校師生代表團
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王磊教授
王磊教授,陜西省膜分離技術創新團隊創始人,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鹽湖鹵水綠色提鋰技術領航者研究院院長、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和陜西省膜分離重點實驗室主任?,F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骨干成員,全國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副組長,陜西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膜工業協會工程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水質協會(IWA)會員。
2002 年留學回國后組建了膜分離技術創新團隊,重點研發高性能超濾、微濾、納濾、正滲透等分離膜產品與設備,并拓寬其在環境保護、醫療器械和資源回收等領域的應用。多年來帶領團隊師生致力于以膜分離技術為核心的環境保護、醫療器械與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以團隊核心技術催生了蘇州中色德源環??萍加邢薰竞吞K州君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億元企業。
曾主持國家973、重大水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6項,省部級和重大橫向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 SCI 收錄60余篇,EI 收錄近30篇;出版著作4部;申請國家專利72項,授權國家專利33項,其中26項發明專利全部實現轉化生產;曾獲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和西安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陜西省環保廳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陜西省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蘇州高新區創新團隊領軍人才、中國僑界創新人才、陜西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西安市青年突擊手標兵、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西安市十大杰出創業人物等人才獎及國際 Eni 提名、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寶鋼優秀教師獎等教育獎多項。